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做好“一减一加”大文章
——河钢宣钢推进“两个结构”再优化、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纪实

2020-01-07 09:07:00

  本报记者 李巍

  在2019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河钢宣钢以抓住关键核心的硬招、解决“肠梗阻”问题的实招,做好降本增效这“一减一加”大文章,全力打造出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2019年,河钢宣钢累计开发6个新品种,拓展高端客户24家;品种钢比例同比提高2.33%;品种钢销量达到 102.88万吨,同比增加18%。
  信心+定力 彰显底气
  从发挥成本管控优势到深入学习华为理念,从全面实施“优品战略”到深度开展“三提升”(提标准、提质量、提效率)活动,河钢宣钢始终善于创新变革、敢于动真碰硬。河钢宣钢人敢于颠覆理念,增强定力,保持信心,不断挖掘发展潜能。
  “要牢固树立‘成本是企业生存之本、产品是企业增值手段’理念,坚决克服成本意识淡化、系统保障能力不强‘两种倾向’,摒弃以牺牲成本为代价支撑产品升级、结构调整的做法,全力以赴挖潜降耗,力争在能源降耗、成本管控方面继续保持先进水平。”河钢宣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海深说。
  2019年11月份,该公司到华为进行交流学习。“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自我批判精神,围绕客户和市场,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不断自我完善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河钢宣钢人的心中。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理念交融,手机与钢铁,两个看似跨领域的行业成功“牵手”。
  河钢宣钢紧紧依托“优品战略”,即按照“常规产品精品化、高端产品特色化”的总体要求,在进一步提升市场研判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抓产品、优化客户结构,加强工艺管控和技术创新,以市场倒逼产品档次提升,激发改善产品质量的新爆发点,进而持续增强企业创效能力。
  “三提升”活动开展伊始,“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就成为该公司贯彻始终的严苛标准。从机关到产线,“三提升”的精髓有效落实到运营效率、成本优化、生产管控、品种研发、市场推进、营销创效等关键环节。
  对标+管理 巩固优势
  河钢宣钢在加快推进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再优化的基础上,善用新手段、新方式,不断建立、巩固比较优势,实现了既定目标。
  对标学习、产线写实、成本控制……这些业内熟知的字眼,被迫切渴望实现转型蜕变的河钢宣钢赋予新的内涵与生命。“持续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成本和费用计划分解,在技术经济指标、能耗指标、成本费用等方面对标先进、开拓思路,加快改进”成为该公司做好“减法”文章的活水。
  2019年12月3日,正在产线跟踪盘螺产品在线生产的河钢宣钢一钢轧厂技术质量科副科长易华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经过近2个月的攻关,目前盘螺产品吨钢成本降低近15元。”这是该公司加强与同类型先进产线对标、收获“真金白银”的一个缩影。
  2019年初以来,为进一步深挖内部潜力,积极消化两头市场价格不利因素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压力,该公司在各单位、各系统全面开展对标挖潜工作,下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对标挖潜工作的通知》,就生产、技术、设备能源等多领域对标细则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方案及措施。
  炼铁系统紧盯降低入炉焦比、燃料比,优化入烧入炉原料结构目标,与宝武韶钢、首钢迁钢深入对标,完善上部焦炭装料制度,建立高炉热平衡监测台账……一系列创新举措被运用到实际中。“我们要依托对标这一有力抓手,高效提升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为下道工序制造高端精品提供支撑。”该公司炼铁工序降本挖潜攻关组组长、技术中心党委书记陈俊表示。
  钢后系统(MES)创新推行标杆管理机制,与河北、山东等行业先进建立常态对标机制,完善成本对标管理体系,确保对标工作在产线落地。该公司此次对标坚持跳出“数据”,深层次寻找系统差距,深挖管理潜力和效能,各系统与产线“绑定”,技术专家到产线督导服务,共同解决难题。
  2019年前11个月,该公司入炉焦比同比降低15.1千克/吨;铁水一级品率同比提高0.8%;钢区工序成本较计划平均降低30.84元/吨,轧区工序成本较计划平均降低10.28元/吨。
  该公司还在钢轧系统创造性地开展“产线写实”,精准把脉制约产线作业率提升、设备精度及功能发挥、工艺优化等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的掣肘与难题,打通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品质+服务 拓市创效
  河钢宣钢人深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唯有紧紧瞄准用户个性化需求持续发力,依托过硬品质与差异化服务,不断扩大高端“朋友圈”,企业才能站得住、挺得起、走得远。
  2019年11月23日晚8点,该公司二钢轧厂棒材作业一区产线上依旧繁忙而有序。当日,该产线正在加紧生产即将发往南方市场的优质抗震钢筋产品,作业长要海渊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接到该批订单后,我们立即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系统协调联动,全流程为该订单生产保驾护航,全力确保产品按时兑现。”
  得益于该公司营销策略的及时调整和高效的生产组织,该批优质抗震钢筋产品较北方市场吨材多创效280余元。
  “要把市场压力转化为创效动力,要高度关注北京城市副中心、京张高铁等重点项目的用钢情况,深入了解客户潜在需求,做到市场信息和生产现场无缝对接,保障订单兑现率、客户满意率,提升服务品质。”河钢宣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海深在月度经营工作例会上就做好营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从现场到市场,该公司深化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变革,激发全要素活力,更新理念、换位思考,各系统将生产一线作为“客户”,生产一线将销售系统作为“客户”,销售系统将终端用户视为客户,进一步增强为“客户”服务的理念,解决“客户”难题,以自身能力的提升应对市场考验。
  “卢工,贵公司对爬行钢的治理效果显著,11月订单中的82B硬线没有出现拉拔断现象,为贵公司质量管理点赞!”2019年12月10日,正在产线进行质量跟踪监督的河钢宣钢技术中心战略产品研发科责任工程师卢伟永,在收到天津某客户的反馈信息后,将其分享到“技术微信群”中。
  2019年初以来,该公司将质量精益管控与客户反馈服务机制结合,充分发挥战略产品研发科和用户技术研究室的专业职能,在提高操作标准、强化工艺攻关、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抓细节、促落实,通过完善长效质量保障机制,解决客户实际需求,提升客户生产效率。
  同时,该公司充分发挥自动化、信息化支撑体系作用,以“推进智能制造,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为目标,大力推进产线操作智能化技术应用。“仅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我们围绕远程集中管控、工艺完善提升、关键生产数据分析共享等关键技术,就成功实施了物流公司铁路道口无人值守系统、钢轧系统12部天车遥控操作等11项产线智能化项目,且全部落地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了现场操作无人化、工序作业一键化、人员安全无忧化、服务支持远程化的目标,为进一步提升产线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注入了新动能。”河钢宣钢计控中心主任安丰涛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
  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保障,实现产业链资源共享,实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则是该公司另一个“杀手锏”。
  该公司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客户共享技术资源,共建技术研发团队,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创新合作体系;与客户建立互访机制,委派大客户经理与产线技术人员深入终端客户产线定期走访,邀请客户到公司产线探访,形成“技术、产线、客户”三方协调联动。清晰的营销路径为该公司推进客户、产品“两个结构”再优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冶金报》2020年01月07日  02版二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