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廖峥嵘:世界绿色转型还走得下去吗

2019-12-27 11:18:00

  不久前,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了史上最长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会议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全球碳信用交易机制,这是落实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最后一步。然而,会议并没有取得进展。另一方面,会场外不少欧洲的环保NGO组织将针对“过度消费主义”的矛头对准了中美等国。

  瑞典女孩桑伯格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封面人物,折射生态环保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舆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动能不足;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正受到保护主义和单边行动的严峻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压过全球治理,成为大国关系的新焦点。直观看,这次会议几无进展缘于部分国家围绕碳信用额度计算出现重大分歧。但实际上,地缘政治升温,大国解决气候问题政治意愿显著降低,才是会议不欢而散的深层原因。
  马德里会议没有解决的问题,只好留待明年格拉斯哥大会再议。这期间,温室气体排放会继续增加,减排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因此,人们对会议的失望有更深层的含义。所幸,会议协商只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一小部分。会场之外,政府、企业、社会,各行为体的自主行动仍在展开。主要挑战在于,各国如何在履行减排义务与维护国家发展权益之间取得更好平衡。
  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国际社会就形成共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漫长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积累而成,他们承诺拿出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但一个现实是,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和技术没有完全到位,需要做出进一步努力。
  看当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美、欧盟排在前三,中美排放量又占世界的一半。面向未来,美欧等成熟经济体的排放进入平台期,欧盟已制订2050“零排放”计划,未来新增排放量可能主要来自中印等新兴经济体。中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减排角色义不容辞,在这方面中国一直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环境约束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红线。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角度,转向绿色发展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必由之路。就在马德里会议扯皮期间,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正式出台雄心勃勃的“绿色新政”,提出欧洲要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碳中和”(即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也称气候中性climate-neutral)的大洲。欧洲采取这一立场,原因不难理解。欧洲传统能源高度依赖域外市场;债务危机之后,欧洲经济增长陷入长期低迷,欧元地位不进反退,英国脱欧更是动摇欧洲一体化前景。因此,向绿色经济转型,不但是响应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适应气候变化倡议的需要,更是欧洲获得经济增长新动能、占据国际竞争战略新高地和道义制高点的需要。
  而美国与中国在绿色转型问题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欧洲一些人把矛头对准中国失于偏颇。相形之下,美国政府近期在气候问题上出现反复,是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已从能源资源进口大国变成净出口大国。美国可以利用远低于欧洲和中国的能源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当然不愿轻易放弃这一基础性、战略性比较优势。如今美国不但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而且取消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减排规定(美国碳排放增量在连续三年下降后,于2018年出现回升)。明显是想利用美国传统能源供应优势降低国内经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巩固美国国际地位。
  中国的条件则处于美欧之间。中美欧都是能源消费和排放大户,转型成本同样巨大。不同的是,美国是能源净出口大国,中欧无此条件。以2018年能源表观消费量计算,中国一次能源总体自给率接近80%,优于欧盟(约60%),绿色发展的迫切性显得不如欧盟。同时,中国与欧盟一样,是能源消费和能源进口大户,低碳经济带来的相对收益变化有利于中欧,不利于美国。
  总体而言,中国的绿色转型之路必须符合国情,以我为主。不必追求欧盟的“零碳”高标准,同时也无法追随美国固守传统能源优势。笔者认为,宜多途并举、节省增效,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与传统能源清洁化并行;绿色转型需要巨大投资支持,宜靠市场机制解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经济下行期转型阻力上升,需考虑短中期政策的过渡与转接;大气污染防治是绿色转型的一部分,宜因地制宜,民生优先,切忌政策一刀切。(作者廖峥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